通知公告

关于做好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

时间:2023年05月18日 12:00点击数:1006来源:人事处

  

 

关于做好第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

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

 

各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教师函〔2023〕2号)文件精神就学校相关创建工作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义

通过创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组织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工作安排及实施措施

(一)宣传动员

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全校教师努力践行“四有”“四个引路人”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创建指标及内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重点,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高校教学科研单位、创新团队。

1.师德师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团队教师品德高尚,淡泊名利,为人师表,广受师生好评。

遵循教师职业道德,有明确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位。注重团队师德师风建设,挖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

充分发挥教学示范、科研模范和师德师风典范作用,做“四有”好老师,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团队成员曾被选树为“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或曾获过“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优先考虑。

2.教育教学。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及考核方案,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以扎实学识和前沿研究支撑高水平教学。

团队成员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或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赛事中获二等奖及以上奖项优先考虑。团队中的教授、副教授等各类教师均须承担本专科生课程、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团队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与学科前沿课程,主持或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编写。

重视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解决教育现实问题之需,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等方面有突出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立志做“大先生”,潜心做大学问,努力育大英才,提升学生学术创新水平。

3.科研创新。敢为人先,开拓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有组织科研。

承担或参与国家和地方重点科研课题、重大科研项目,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和突破作出贡献。

致力学科理论创新,助力构建或完善中国特色的学科专业理论体系,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方面作出重要探索、创新。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科技创新课题等提供咨询报告与咨政建议。

开展基础性研究、原创性研究、前沿交叉研究,取得系列代表性成果(如著作、论文、专利等),突出成果质量导向,并指导实际应用。开展应用研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重大问题,推进应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服务高端制造业,在重点技术领域开展科研,产学研结合获得突出成果。

积极加强团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出突出贡献,致力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4.社会服务。知行合一,甘于奉献。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应用研究,积极建设智囊团和思想库,拓展科研工作的社会效益。

注重科研成果转化,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开展相关生产、技术和培训服务,独立或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应用性研究及应用推广。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志愿服务,结合地区特色与学院资源,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桥梁。建设专业相关实践基地,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支教、帮扶、参加“一带一路”及国际组织援外等交流活动。

团队成员参与学科建设、人才培训、科技推广、专家咨询和承担公共学术事务等方面的工作。注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5.团队建设。团结协作,持续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突出育人育才团队发展战略,建设水平高超、梯队衔接、结构合理、持续发展的教师团队。

团队带头人应为相关学科平台的负责人或主持、承担过重要科研项目或国家级教学名师,在国内外同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知名度,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群体中发挥凝聚作用。                                           

团队人数配置合理,其中人文社科类团队成员8—25人,理工科类团队成员20—60人,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的成员数量可放宽。团队专业结构合理,坚决杜绝人员组合“拉郎配”现象,团队主要成员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须有3年以上的合作基础,围绕某一领域有共同发表的成果。成员研究方向与在团队当中承担的任务相匹配,分工科学合理。

团队应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以及规范的成员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学习交流,积极组织成员参加国内外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会议,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机制,为团队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发展平台。

(三)推荐程序

1.学院推荐。各学院严格按照创建指标组织推荐申报工作,每个学院最多推荐1个团队,无合适团队可不推荐。

2.职能部门把关。职能部门对照创建指标开展资格审查和申报材料复核工作。

3.学校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议推荐,遴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荐对象1个。

4.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省教育厅。

三、奖励办法

坚持精神奖励、典型宣传与发展支持相结合。教育部将在重大教育改革试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创建情况作为一个重要观测指标。对认定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颁发牌匾和证书,并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加大团队建设支持力度,组织开展跨领域的学术交流、联合攻关、研修培训以及与地方产业技术需求对接等活动,加强团队突出业绩和典型事迹的宣传。

学校将结合现有科研计划和人才计划,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在拓展发展通道、承担科研任务、提供保障条件、加大激励力度等方面对认定通过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给予重点支持。大力加强团队突出业绩和典型事迹宣传报道,对入选团队成员在人才项目申报、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四、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创建宣传工作,要上下联动,齐心协力,高标准、高效率做好创建各项工作。

2.精心规划,长远发展。各学院要把创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工作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团队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照创建指标长期规划,针对性培育孵化特色团队,不断提升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3.材料提交。通过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申报,http://jiaoshi.jse.edu.cn/,网络申报时间截至2023年5月26日

纸质版材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申报表》(附件3,一式五份)及支撑材料(一式一份)、《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荐汇总表》(附件4,一式一份,学院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于5月29日前报送至人事处人才科(厚德楼326室),联系人:宋老师,电话:86953103,电子版材料发送至2022560035@jsut.edu.cn。

请各单位及申报人严格按照要求准备申报材料支撑材料须经学院审核签字并盖学院章(证书等比例单面复印,其他材料双面复印)申报材料装入档案袋报送,档案袋封面同申报表封面

 附件1 教育部关于开展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doc

 附件2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指标.doc

 附件3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申报表.doc

 附件4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推荐汇总表.doc

 


                                          

                                          2023518